梦入神机,怎么写网络小说 http://wsmcp.cn High Speed, High Frequency Consulting| Wed, 06 Nov 2024 08:45:19 +0000 zh-TW hourly 1 http://wsmcp.cn/wp-content/uploads/2018/11/cropped-fav-icon-32x32.png 智能型手機 – 百佳泰 Allion Labs http://wsmcp.cn 32 32 【特別企劃】MCPC攜手百佳泰共同推廣行動裝置充電安全認證 http://wsmcp.cn/%e3%80%90%e7%89%b9%e5%88%ab%e4%bc%81%e5%88%92%e3%80%91mcpc%e6%90%ba%e6%89%8b%e7%99%be%e4%bd%b3%e6%b3%b0%e5%85%b1%e5%90%8c%e6%8e%a8%e5%b9%bf%e8%a1%8c%e5%8a%a8%e8%a3%85%e7%bd%ae%e5%85%85%e7%94%b5/ Sun, 18 Dec 2016 16:00:00 +0000 http://wsmcp.cn/%e3%80%90%e7%89%b9%e5%88%ab%e4%bc%81%e5%88%92%e3%80%91mcpc%e6%90%ba%e6%89%8b%e7%99%be%e4%bd%b3%e6%b3%b0%e5%85%b1%e5%90%8c%e6%8e%a8%e5%b9%bf%e8%a1%8c%e5%8a%a8%e8%a3%85%e7%bd%ae%e5%85%85%e7%94%b5/

百佳泰(日本)201684日正式獲得MCPC(Mobile Computing Promotion Consortium)認可,為第一家能夠提供MCPC手機安全認證服務的測試實驗室。(認證相關介紹)事實上在此之前,MCPC與百佳泰已花費兩年時間在策畫此協(xié)議。百佳泰從立案準備時期開始,便與MCPC行動裝置充電技術工作小組成員一起制定行動裝置充電安全規(guī)格和認證測試的相關作業(yè)。利用這次認證測試初期進行的階段,針對行動裝置充電安全認證,邀請了充電安全認證規(guī)格的重要人物MCPC秘書長兼事務局長畑口先生及MCPC技術委員長小熊先生到百佳泰(日本)與社長中山先生進行交流,商談未來如何推廣手機安全認證。

───制定行動裝置充電安全認證的原因?

中山:非常感謝貴公司在百忙之中抽空前來。能跟MCPC一起策劃行動裝置充電安全認證是我們的榮幸。

畑口:MCPC而言,能像這次從規(guī)劃測試項目開始合作,是最理想的做法。真的很謝謝中山社長讓我們能夠與百佳泰一起合作。

中山:我們才要謝謝你們。可否談談這次行動裝置充電安全認證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執(zhí)行規(guī)格策畫呢?

畑口:行動裝置充電安全認證會被催生出來,起因是「國民生活中心」(類似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發(fā)表了關于智能型手機在充電時發(fā)生事故的報告。當時電信業(yè)者來問我們可否幫忙制定;對MCPC來說,也覺得能為使用者做些什么是有必要的。

小熊:過去曾經(jīng)因為連接器的形狀產(chǎn)生變化而發(fā)生過手機充電的意外?,F(xiàn)今移動電話、智能型手機的充電端子被(USB)Micro-B所取代,比起以前移動電話用的連接器,形狀更小更復雜,而且使用區(qū)域也更全球化。所以,使用者在使用連接器的過程中,發(fā)生像「半短路」這種新類型事故的可能性很高。

中山:原來如此。USB-IF協(xié)會也在近期推出了跟供電有關的標準『Power Delivery』和可兩面插拔的連接器USB Type-C。其中,USB Type-C是頗具話題性的高規(guī)格連接器,而剛好這次外型也有所改變;我想,關于USB接口(interface)的充電安全認證,未來需求也會逐漸增加。

小熊:最近,推出了可以支持智能型手機閃充功能的充電器,需要處理的電力變大,充電器提供的電力也隨之增強了。像這樣的情況,假如發(fā)生短路,就有可能引起嚴重事故。

中山:前陣子國外知名手機品牌制造商的新款手機爆炸事件,應該還記憶猶新吧相關新聞)!這就是具備閃充功能的產(chǎn)品雖然不斷上市,但在出廠前未能確保產(chǎn)品檢測的完整性,造成使用者在使用上有危險性的結(jié)果。

小熊:針對行動裝置安全認證的內(nèi)容,我想要從使用者實際操作時,可能發(fā)生的意外,所研擬出的因應對策,來開始著手。雖然現(xiàn)在是以預防半短路為主要對策,但是今后因連接器種類的不同,例如USB Type-C轉(zhuǎn)接頭,對應的手法也會跟著改變,所以得要好好的針對新的挑戰(zhàn)想出對策。

 

───『半短路?實際的問題及其對策

中山:行動裝置安全認證針對半短路的部分為主要對策,可否談談電器安全的「半短路」指的是在什么樣的狀態(tài)呢?

小熊:一般來說,兩條獨立的線路(例如電池的正負極)不預期的連接在一起而產(chǎn)生火花等等的現(xiàn)象稱之為短路。反之,「半短路」就是介于短路跟正常狀態(tài)的中間,不定時發(fā)生。而這種狀況的特征難以用肉眼判別出來。舉例來說,想象一下把咖啡不小心潑到充電連接器的情況。打翻后使用者大多匆匆忙忙擦拭,擦完也沒有發(fā)生什么問題。但擦拭后水分蒸發(fā),咖啡的成分凝固并殘留在連接器上,結(jié)果數(shù)周后變成「半短路」的狀態(tài)。之后即使想檢驗其半短路的原因,使用者也不會想起數(shù)周前打翻咖啡的事情。對各家廠商來說這是目前面臨到的難題。

中山:依據(jù)使用者的使用習慣而異,舉些咖啡之外的例子吧!像是一直放在包包里的連接器堆積了灰塵;女生用化妝臺充電的時候,化妝品的粉依附在連接器上等等這類的例子不少吧!

小熊:是的,沒錯!實際使用充電器時,我想有滿多人都是趁著睡覺時把電充滿,隔天早上起床后直接使用,幾乎都是把移動電話從充電器拔開,然后充電器還是原封不動的插在插座上。也就是說,插座一直都處于電力供給的狀態(tài)。當含導電成分的灰塵及細顆粒(微粒子)附著時,就會產(chǎn)生半短路。充電器繼續(xù)供應電力給肉眼看不見的充電端子,恐怕會異常發(fā)熱,或是發(fā)生冒出火花這種最糟的情況。所以家中有養(yǎng)寵物的人,要特別留意寵物的毛發(fā)。

中山:所以才把半短路的因應對策制定為主要的測試項目。

小熊:是的。在有可能引起的事故中,先控制住比例較大的部分,就更能掌握其余的可能。另外,也可以設計成使它即使發(fā)生半短路也不會有問題。透過這類型的認證,來擴大市場對安全設計的認知也是很重要的。我們相信,持續(xù)這樣一步一腳印的行動,能為減少日后的事故盡一份力。

 

───制定測試項目的挑戰(zhàn)?

中山:在行動裝置充電安全認證的制定過程中,有許多嘗試與失敗,我們也多次與工作小組的成員們反復討論,最后終于完成測試項目規(guī)劃。

小熊:是的。在半短路對策的指導文件中,要刊載什么技術、如何以第三方角度,透過文字來確認指導文件內(nèi)容;然后作為試驗機構,實際需要檢驗什么項目等等,這些都是百佳泰提供的想法。

中山:百佳泰在測驗及認證HDMI、Wi-Fi等等皆有豐富的經(jīng)驗,以實際遭遇過的案例為根據(jù)進行討論。在制定認證的時候,我們有特別留意試驗費用的支出控管及測試的重現(xiàn)性。

小熊:在認證測試中,檢測技術面的復雜度和整體費用支出的控管是很重要的。技術方面,如果檢查項目太細微的話,當然以測試完整度來說很足夠,但費用就會高出很多;如果沒測驗到重點項目,也不會有效果。因此要如何拿捏比例,制定測試項目就是討論的核心了。

中山:是的。如果要讓測試內(nèi)容豐富的話,需要準備好幾款數(shù)百萬元日幣計價的設備,再來某些測試項目的重現(xiàn)性并不好執(zhí)行,如果沒有好好解決的話,也會是問題之一;如果測試沒了重現(xiàn)性,那么對測驗結(jié)果的信賴度也會有影響。也就是說,如何縮小測試范圍來控制成本,和保證測試的可信度,這兩者形成了雙重問題。

小熊:一個充電器的單價大約都在數(shù)百元日幣左右,如果認證費用過高,接受檢驗的意愿就會降低。因此百佳泰花了很多心思,幫我們設想出既合理又有效果的測驗方法。

中山:行動裝置充電安全認證,對我們來說,也帶有一點社會責任的成分在做這件事情。如何把測驗費用壓在較便宜的范圍內(nèi),來讓廠商能更容易接受檢驗,是我們正進行的方向。

 

───推廣源自日本的安全規(guī)格

小熊:為了提升認證商標的知名度,MCPC預計會有一些宣傳活動,同時也在規(guī)劃與其他團體合作。

中山:關于這次安全規(guī)格的制定,有著「源自日本」的深層意義。百佳泰在兩年前設立了電線電纜?連接器的檢測中心,接到很多日本國內(nèi)外客人的測試委託。因百佳泰在海外皆有據(jù)點,透過這層聯(lián)絡網(wǎng),行動裝置充電安全認證規(guī)格從日本推廣到世界各地是可行的。之后百佳泰會積極參與國外展覽,跟MCPC一起將這源自日本的規(guī)格推向全世界。安全性是全球性課題,絕對可以跨越國界推廣。

畑口:MCPC也有參與一些國際活動,主要與美國的IEEE協(xié)會有密切合作。另外與韓國的大韓貿(mào)易投資振興公社(KOTRA)也有相當良好的關系。海外發(fā)展的部分,我想也可以從像這樣的協(xié)會伙伴合作中推廣。

中山:日本的三大電信業(yè)者(Docomo、AU與Softbank)之前也是積極推動安全認證,百佳泰現(xiàn)行政策是想與其他團體一起合作推廣認證。我們的強項是從大企業(yè)、中小企業(yè)與各機構團體,皆有緊密的關系。像這次的規(guī)格制訂,就能拉近與產(chǎn)界的距離,這也是方法之一。

畑口:舉個汽車業(yè)界的例子來說,最近把汽車的USB接口(interface)拿來充移動電話的情況很多吧!

中山:如果說到車界,最關心的應該就是JASPAR(Japan Automotive Software Platform and Architecture)了吧。在JASPAR當中有為數(shù)眾多的委員會,百佳泰以第三方質(zhì)量檢測、認證機構的身分參加各式各樣的委員會活動。汽車業(yè)界也是意識到汽車與移動電話連結(jié)的這件事情,從這部分可以知道,把這規(guī)格推廣到各業(yè)界是很有可能的。

小熊:現(xiàn)在已有許多團體與MCPC工作小組成員取得聯(lián)系,假如JASPAR能夠一起幫忙,就更能推廣到其他業(yè)種及其業(yè)界。

中山:汽車業(yè)界最在乎的就是「汽車其實攸關人命」這一點。例如剎車及電裝系統(tǒng),因為關系到乘車者的生命,只要牽涉到這兩部分,就會非常堅持質(zhì)量。所以充電的安全性也是被歸類在同個分類內(nèi),對汽車制造商來說,一定是必要的檢測項目。此外,透過這回的充電安全認證規(guī)格踏出第一步,對于往后智能型手機電池等,如果可以制定出新規(guī)格的話,各家制造商也是要一起合作的。

小熊:說到移動電話的電池,因為情報通信網(wǎng)路產(chǎn)業(yè)協(xié)會(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network Association of Japan;CIAJ)也是在做類似的事情,與其他團體一同推廣認證也是一種方法。我想民間團體推行的認證,在營運上也是有不少困難。MCPC如果在一開始先制定出一個大概的運作框架,在推廣上是較實際的方法。

 

───最后對行動裝置充電安全認證的期待

中山:百佳泰的本行是認證測試。透過既有的USB、HDMI、Wi-Fi、Bluetooth?、FeliCa等認證測試,再加上這次新開始的MCPC測試,透過彼此互補的關系,我相信我們能提供給客戶更完善的測驗結(jié)果及服務。對于正在考慮接受MCPC充電安全認證檢測的廠商們來說,百佳泰的優(yōu)勢是可以提供一站式服務的認證機構,除了MCPC,還能提供其他各種認證測試,廠商不必委托各家?guī)兔z測各項測試。

畑口:因為MCPC是第一次實施裝置驗證的計劃,百佳泰提供了包含測試案例,運作方法及流程等服務,在運作體制上也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技術層面或是在運作的訣竅上,MCPC一邊吸取建議,也希望能夠有更好的運作。未來百佳泰執(zhí)行認證測試時,如果也能提供回饋建言,那么就能把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未來可能發(fā)生的問題,納為之后的必要測試項目了。

中山:當然,為了普及行動裝置安全認證,讓我們一起努力推廣吧!今天真的很謝謝你們,以后還請多多關照。

 

相關測試服務

]]>
從專業(yè)第三方測試實驗角度來看質(zhì)量驗證測試 http://wsmcp.cn/%e4%bb%8e%e4%b8%93%e4%b8%9a%e7%ac%ac%e4%b8%89%e6%96%b9%e6%b5%8b%e8%af%95%e5%ae%9e%e9%aa%8c%e8%a7%92%e5%ba%a6%e6%9d%a5%e7%9c%8b%e8%b4%a8%e9%87%8f%e9%aa%8c%e8%af%81%e6%b5%8b%e8%af%95/ Wed, 12 Oct 2016 16:00:00 +0000 http://wsmcp.cn/%e4%bb%8e%e4%b8%93%e4%b8%9a%e7%ac%ac%e4%b8%89%e6%96%b9%e6%b5%8b%e8%af%95%e5%ae%9e%e9%aa%8c%e8%a7%92%e5%ba%a6%e6%9d%a5%e7%9c%8b%e8%b4%a8%e9%87%8f%e9%aa%8c%e8%af%81%e6%b5%8b%e8%af%95/ 智能型裝置已經(jīng)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常常把產(chǎn)品安全性以及廠商提供的安全防范措施視為理所當然。然而,最近媒體開始報導有關消費型電子產(chǎn)品的安全性議題,也探討如何在產(chǎn)品開發(fā)過程中,進行有效的驗證來確保產(chǎn)品效能的質(zhì)量。近期受到矚目的手機爆炸新聞,也揭露了產(chǎn)品開發(fā)過程中「測試」的重要性。沒有縝密的測試規(guī)劃,影響幅度輕則造成消費者對產(chǎn)品的滿意度不佳,重則像此次手機爆炸案一樣引起公共安全問題。

企業(yè)若自身進行測試計劃,可能因時程或成本考慮而疏忽重要的步驟,導致后續(xù)問題不斷涌出。身為專業(yè)的測試實驗室,在測試規(guī)劃上考慮周全是我們基本的責任,我們對于每一項測試及步驟都秉持著謹慎的態(tài)度,在后續(xù)內(nèi)容我們將說明在質(zhì)量認證測試上,是否有任何替代方案,或是更好、更安全的審查認證機制。

首先讓我們來討論這次手機爆炸風波背后的主因,當手機起火或爆炸發(fā)生,通常是因為電池內(nèi)部短路所引起的。鋰電池內(nèi)有隔離膜片來隔離正極及負極,但是當隔離膜被穿破而導致電極接觸后,電池溫度將會急遽升高。如果你曾將9伏特的電池放在您的口袋中,你可能就會有被電池熱度燙到的經(jīng)驗。當一枚硬幣快速接觸電池的正負極,電池也會變得非常燙。

當隔離膜壞掉時,鋰電池內(nèi)部就有可能發(fā)生短路的問題。由于鋰電池本身具有一定的能量,因此當短路時會導致電池發(fā)燙,進而引起內(nèi)部的電解液外露。外部的熱能或是火光就可能讓整個電池燃燒起來。一旦裝置內(nèi)部的一個組件燒起來,則會開始蔓延到其他零件,接著整臺裝置就會著火。

為了確保手持式裝置的質(zhì)量與安全性,許多測試及驗證項目都可以協(xié)助達到這個目標,依照我們多年的經(jīng)驗,主要有三大面向的測試是必要的,分別為:硬件驗證、USB-IF一致性測試,下方我們將介紹這三項重要測試。

 

?硬件驗證?

硬件驗證旨在產(chǎn)品設計與開發(fā)階段的前期,能夠提早發(fā)現(xiàn)潛在設計問題,并實時產(chǎn)出解決方案與建議,來改善產(chǎn)品質(zhì)量。硬件驗證項目包括:

  1. 信號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
  2. 零組件整合驗證(Key Component Validation)
  3. RF信號驗證(RF Validation)

在信號完整性的測試項目中,有一項「電力量測 Power Measurement」包含了不同層面的安全檢測,如AC/DC電流效率、功率因素、浪涌電流及保護功能檢查。

 

?USB-IF 一致性測試?

USB-IF一致性測試,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測試標準。USB-IF協(xié)會十分活躍,除了技術上的更新,也不定期會舉辦各式插拔活動、兼容性活動、開發(fā)者大會等,透過會員間彼此的交流,持續(xù)更新其技術。其測試內(nèi)容與線纜、裝置、Dongle、連接器以及充電器的安全標準息息相關,能協(xié)助開發(fā)者提早發(fā)現(xiàn)可能潛在的問題。

USB-IF定義了USB的技術規(guī)格,包括產(chǎn)品設計的接口與結(jié)構,為了要讓制造商的產(chǎn)品能符合規(guī)格并通過測試,USB-IF制定了Compliance Program來提供一套合理的評估范圍標準,這項測試方法是專為硬件制造商所提供的USB規(guī)格兼容性測試,通過測試的產(chǎn)品將可被加入Integrator List名單中,并取得使用USB標志的權利。

USB Type-C裝置的兼容性議題更是不容輕視,因為充電以及數(shù)據(jù)傳輸上與以往的規(guī)格有極大的差異,若未經(jīng)過驗證則有可能導致意外或是問題發(fā)生,最終將會產(chǎn)生不良的使用者體驗。我們在實驗室里曾觀察到下列各種案例:

  • 裝置可能損壞
  • 線纜可能容易損壞
  • 連接器可能損壞,無法兼容于裝置而造成接口損壞
  • 裝置可能無法同步或是充電
  • 可能造成連接中的裝置電池在充電時超過負荷而燃燒
  • 裝置可能不會正常運行

也因為USB Type-C的接口相對復雜于之前我們所認知的USB 3.0,藉由兼容性測試,我們可以證明產(chǎn)品的穩(wěn)定性,也讓使用者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為了確保產(chǎn)品安全性及穩(wěn)定度,企業(yè)應該去做相關的認證及兼容性測試,但同時這也代表著無數(shù)的程序及工時成本。因此許多企業(yè)就會想要創(chuàng)造自己的測試中心,用自己的團隊來檢測這些國際級的標準及認證,用這樣的方式可以提高時程掌握度也能節(jié)省成本。在跨國企業(yè)中,這樣子的案例非常常見,若一切順利的話,則被視為非常具有生產(chǎn)力的案例。

但事實上隨著上市時程的逼近以及預算緊縮等種種壓力,企業(yè)對于獲利的重視遠大過于對原物料及質(zhì)量管理,就如星際大戰(zhàn)中尤達大師的名言: 一旦步入黑暗之路,你的命運將會永遠被它支配、吞噬。」一條龍式的制造過程,原先的用意良好,也能有效節(jié)省企業(yè)在產(chǎn)品開發(fā)上的成本,但企業(yè)身兼球員及裁判兩個角色,實在難以在天平的兩端取得平衡。為了在制造生產(chǎn)的過程中節(jié)省成本,反而造成后續(xù)的意外以及公關危機,實在得不償失,若有專業(yè)公正的第三方單位來協(xié)助把關,是否會讓產(chǎn)品質(zhì)量提升,并加強消費者的安全感,也是企業(yè)可以思考的方向。

最后,請試想在產(chǎn)品開發(fā)過程中,你追求的是什么? 你希望誰來制造你日常生活上的用品? 這兩個問題值得大家深思。

]]>
智能型手機之使用者體驗解析 – 觸控篇(Touch) http://wsmcp.cn/%e6%99%ba%e8%83%bd%e5%9e%8b%e6%89%8b%e6%9c%ba%e4%b9%8b%e4%bd%bf%e7%94%a8%e8%80%85%e4%bd%93%e9%aa%8c%e8%a7%a3%e6%9e%90-%e8%a7%a6%e6%8e%a7%e7%af%87touch/ Sun, 14 Feb 2016 16:00:00 +0000 http://wsmcp.cn/%e6%99%ba%e8%83%bd%e5%9e%8b%e6%89%8b%e6%9c%ba%e4%b9%8b%e4%bd%bf%e7%94%a8%e8%80%85%e4%bd%93%e9%aa%8c%e8%a7%a3%e6%9e%90-%e8%a7%a6%e6%8e%a7%e7%af%87touch/ 目前市面上智能型手機大多采用觸摸屏,使用者大多可以輕松地使用手指滑手機,但在觸控的過程中,有時會有延遲或是不平滑等現(xiàn)象發(fā)生。在競爭激烈的智能型手機市場,細節(jié)即是成功的關鍵,百佳泰測試團隊將在此篇文章中更深層地探討觸控測試的細節(jié),像是反應靈敏度、抗干擾能力、滑動效果是否夠平滑等等,幫助讀者了解測試目的及內(nèi)容,進而達到產(chǎn)品優(yōu)化的效果。

 

DUTs

 

Test Items

在測項的部分,我們分為兩大類。首先是一般使用者常用操作的部分,針對面板上的范圍進行滑動、多點觸控或是拖曳測試。第二類測項為評斷手機觸控的抗干擾能力。根據(jù)我們的測試經(jīng)驗,有些外加的行為,像是藍牙、Wi-Fi、充電可能會影響觸控質(zhì)量,因此在這部份我們特別模擬了以下情境來做測試。

 

Test Items

 

百佳泰將針對下圖中6條紅線及其所劃分的4塊區(qū)域,測試觸控質(zhì)量的好壞。

 

Screen

 

首先,我們利用報點程序所提供的直線坐標算出平均間隙與最大間隙。一般來說,點跟點之間的差距值越小越好,用來衡量測試觸控的靈敏度。我們會計算出兩者坐標的最大差異值,進而分析出觸控靈敏區(qū)(Good Zone)及觸控不靈敏區(qū)(Bad Zone)。

我們先藉由報點程序計算出點與點之間的平均間隙(Average Gap),先使用治具在屏幕上畫出上圖中的六條線,再藉由報點程序計算出最大間隙與平均間隙值。數(shù)據(jù)如下表,我們可觀察出觸控靈敏區(qū)的位置。

 

pic1

MobileTouch

接著我們就會開始測試觸控的反應速度,利用超高速攝影機拍攝待測物的表現(xiàn),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1. I/O Event : 當手指頭接觸到面板

2. Pre-Event:接觸后到手指頭開始拖動的時間

3. Post-Event:實際線條出現(xiàn)

 

下圖以Android Phone 1為例,在畫垂直線時于0.23秒開始拖動手指,于0.3秒時就開始出現(xiàn)線條。

 

MobileTouch

 

以此邏輯以及做法,我們來看接下來的幾個使用者行為(Behavior)測試內(nèi)容:

 

1.?水平線測試(Horizontal Line)

iPhone在水平線的觸控測試中表現(xiàn)最佳,僅花了0.1秒即呈現(xiàn)出現(xiàn)所畫的水平線條。而Android Phone 1則需要0.3秒,表現(xiàn)最差。

 

image

 

2.?垂直線測試(Vertical Line)

iPhone在此測試中也是最快看到垂直線條的手機,表現(xiàn)最佳。而Android Phone 2在此測試中需花0.35秒才能看到線條,表現(xiàn)最差。

 

image

在做垂直的觸控測試時,我們發(fā)現(xiàn)iPhone在劃線時,線條非常平順流暢,手指頭與實際線條發(fā)生時的間隙非常小。但Android Phone 1及2在劃線的過程中則有明顯的間隙空格產(chǎn)生,如下圖。

 

MobileTouch

3.?兩指水平線測試(Two Fingers Horizontal Line)

由于多點觸控的發(fā)展,使用者常會使用兩指來操作功能。因此百佳泰測試團隊,特別將此項目列入我們的評估。

從超高速攝影機拍攝的過程當中,我們發(fā)現(xiàn)iPhone 6最快就有反應(0.1秒),表現(xiàn)比其他手機皆來的好,而Android Phone 1 則需花約0.33秒才有反應,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image

4.?兩指垂直線測試(Two Fingers Vertical Line)

接著是兩指的垂直線測試,同樣地在此測試項目,iPhone 6也獲得最佳的表現(xiàn); Android Phone 1則花了0.3秒才出現(xiàn)反應,表現(xiàn)最差。

 

image

同樣地,在做兩指的垂直線測試時,很明顯的可以看出iPhone 6的線條較為連續(xù),而Android Phone 1及2,實際線條發(fā)生時,同時與手指頭畫線之間有明顯的間隙。

 

MobileTouch

 

5.?水平地在邊緣移動且拖曳(Touch and drag horizontally)

此項測試會針對邊緣區(qū)域,用手指拖曳線條來看其反應。IPhone在此測項中依舊有良好的表現(xiàn),而Android Phone 2則需要0.35秒的時間反應,是所有待測物中反應最慢的。

 

image

 

6.?垂直地在邊緣移動且拖曳(Touch and drag vertically)

此項測試雖然也是針對邊緣區(qū)域,但我們卻發(fā)現(xiàn)iPhone在此測項中反應最差,與其他待測物反應相差極大。

 

image

7.?主頁滑動測試(Main page swipe)

手機的主屏幕會是用戶最常接觸的頁面,頁面切換的速度以及滑順程度,將會大大影響使用者體驗。

以iPhone來說,雖然花了0.5秒做換頁的動作,但使用者實際感受卻只有0.05秒就觀察到頁面開始變動,因此使用者會覺得iPhone的反應很靈敏,很快就在處理使用者的需求。

但從我們的測試結(jié)果可以發(fā)現(xiàn)其實Android Phone 1在頁面間的完整切換是最快的,但是使用者卻需要0.14秒才能感知到頁面開始轉(zhuǎn)換,因此使用者體驗會稍遜于iPhone。

 

image

測試手機觸控的抗干擾能力

測試完使用者行為的測試內(nèi)容后,我們將開始進行第二階段「測試手機觸控的抗干擾能力」。百佳泰測試團隊設計了以下六種情境來評估手機的抗干擾能力:

 

? 使用藍牙傳輸時

? 使用Wi-Fi傳輸時

? 手機充電時

? 來電時

? 藍牙傳輸+Wi-Fi傳輸

? 藍牙傳輸+Wi-Fi傳輸+手機充電

 

首先我們會在三秒內(nèi)畫出一條線(從左上角至左下角),接著使用觸控測試軟件檢視其路徑的變化。舉例來說,從下方的圖表我們設定藍色的線條為原始不受任何干擾的線,而紅色的線條則報點程序報出來的結(jié)果。我們將會根據(jù)這兩條線判斷出當干擾發(fā)生時所產(chǎn)生的偏移量(pixel)以及最大的點距。

偏移量的多少會影響用戶在點選屏幕時,是否能夠準確按到所要的位置。舉例來說,當使用者使用APP修圖,若手機來電造成觸控時的偏移量太大,有可能原本欲修眼頭的部分變成眼白,無法準確地修到對的位置,造成用戶不便。或游戲玩家在玩神魔之塔時,因為觸控屏幕偏移而一直無法點選到正確的轉(zhuǎn)珠,也是偏移量太多會造成的影響。

 

image

以邊緣的不靈敏區(qū)域為例,我們先測出所有待測物未受干擾的數(shù)據(jù)及圖像,數(shù)據(jù)如下表。

 

pic2

MobileTouch

接著測出同時受到藍牙傳輸、Wi-Fi傳輸以及充電干擾的線條。可以明顯看出其偏移量以及每臺手機的最大點距值。

 

MobileTouch

我們將各情境的數(shù)據(jù)整合如下,整體看來三支手機受到外力的干擾之后,點距值及偏移量都有增加的趨向,但對于使用者來說,并不會感覺到明顯的差異。

可以看出在屏幕邊緣的測試中, Android Phone 1有不錯的表現(xiàn),在偏移量的部分并沒有太多差異,最大點距值反而比未受外力干擾時來的小。

iPhone在來電時,最大點距值有大幅地提升,明顯受到影響,但其整體偏移量并不高。而Android Phone 2在點距值上并沒有太多差異,但在來電時的偏移量變化較為明顯,表示在來電的時候,在不靈敏區(qū)造成觸控偏差的情況較為明顯。

 

Table 1

接下來我們開始測試屏幕中間部分,也就是觸控靈敏區(qū)。我們一樣先測出原始數(shù)值及線條。

 

pic3

MobileTouch

將外部干擾因素加上去后,所得數(shù)據(jù)如下:

 

Pic4

MobileTouch

從下圖總表可以看出,iPhone在不同的干擾情況下,受影響的范圍非常小。Android Phone 1&2受外部干擾后的表現(xiàn)也與一開始初設的條件十分接近,因此三支手機在靈敏區(qū)的抗干擾能力都有不錯的表現(xiàn)。

 

Table 2

除了上述提到的情境之外,語音呼叫(Voice Call)也可能因為3G/4G & GSM/GPRS的不同而影響到觸控質(zhì)量。其他內(nèi)部干擾源像是振動(vibrator)、話筒(speaker)、接收器(Receiver)等都是潛在的影響因素。

在數(shù)據(jù)傳輸這部分,除了上述提到的Wi-Fi、Bluetooth,有時候也會因為頻段的不同(700/900/1800/…)而影響觸控表現(xiàn),這種測試模式的傳輸數(shù)據(jù)量比語音呼叫多十到上百倍,且頻段分布廣(Wi-Fi Channel相對很接近),因此效應差距大。由此可知,在觸控這塊有許多種的測試組合,百佳泰能根據(jù)客戶的需求,制定客制化測試計劃。

 

 

相關連結(jié):

智能型手機分析體驗-屏幕(Display)篇

智能型手機分析體驗-相機(Camera)篇

智能型手機分析體驗-音效(Audio)上篇

智能型手機分析體驗-音效(Audio)下篇

]]>
智能型手機之使用者體驗解析-音質(zhì)篇(Audio)-下 http://wsmcp.cn/%e6%99%ba%e8%83%bd%e5%9e%8b%e6%89%8b%e6%9c%ba%e4%b9%8b%e4%bd%bf%e7%94%a8%e8%80%85%e4%bd%93%e9%aa%8c%e8%a7%a3%e6%9e%90-%e9%9f%b3%e8%b4%a8%e7%af%87audio-%e4%b8%8b/ Sun, 31 Jan 2016 16:00:00 +0000 http://wsmcp.cn/%e6%99%ba%e8%83%bd%e5%9e%8b%e6%89%8b%e6%9c%ba%e4%b9%8b%e4%bd%bf%e7%94%a8%e8%80%85%e4%bd%93%e9%aa%8c%e8%a7%a3%e6%9e%90-%e9%9f%b3%e8%b4%a8%e7%af%87audio-%e4%b8%8b/ 業(yè)界很少有音質(zhì)輸入測試的報導文章,因為音質(zhì)輸入的測試技巧較為冷門及繁雜,百佳泰測試團隊多年來累積了許多音頻量測上的測試經(jīng)驗,此篇文章將針對音質(zhì)輸入部份做評測比較,其中包含耳麥孔的輸入音質(zhì)評測和內(nèi)建麥克風的部份功能檢查。

 

測試樣機:

 

DUTS

 

測試項目

 

Test Items

 

音質(zhì)輸入測試

測試儀器:

– Audio Precision APX 585+AP500 v4.1

– 3RCA to 3.5 mm鏈接器及線纜 (為了啟動耳麥孔的輸入功能,會加上1K-1.5K奧姆的負載)

– 聲音紀錄應用程序WinMob 1.81803.0 Apps

 

測試設定及流程:

首先透過訊號產(chǎn)生器產(chǎn)生模擬音頻訊號,將此訊號透過加掛假負載的3RCA to 3.5mm線纜,經(jīng)由手機耳麥孔輸入同時執(zhí)行數(shù)字錄音,文件格式為非破壞壓縮的脈沖編碼調(diào)變格式(PCM, 44KHz, 16bit, 單聲道),最后再透過USB線纜傳輸錄音檔案至Audio Precision APX 585做分析。

其實要開啟耳麥孔的輸入功能,每一支手機所需的方法不盡相同,舉例來說等效電路負載或是耳麥指令的干擾都會影響到此功能。除非是該產(chǎn)品研發(fā)人員, 不然個中參數(shù)只能在不斷的錯誤以及嘗試中找到,百佳泰測試團隊在此花了一番苦心研究,終于成功打開每一支受測手機的輸入功能。

 

AD Test Setup

Figure 1 : A/D Test Setup

 

1. A/D – Full Scale Input Voltage and THD+n Ratio

測試目的找出可以讓數(shù)字錄音電平達到最大不失真(0dBFS)的模擬輸入訊號電壓值,該值也會成為之后測試的參考值。

建議標準值: 錄音電平越接近0dBFS越好

執(zhí)行上方介紹的測試流程,我們可以得知在可接受的失真范圍內(nèi),四臺DUT分別須提供多少輸入電壓才可獲得最大的錄音電平。

 

1

 

在此測試中,只有iPhone 6 及Android Phone 3錄下的檔案其電平接近0dBFS,而 Android Phone 3只需要13mV即可達到錄音電平的最大值,似乎在靈敏度上優(yōu)于iPhone6,而Android Phone 1 與 Android Phone 2不管輸入多大電壓,錄音電平只會停在-1dB不會再往上升,同時失真程度也略差于iPhone 6 及 Android Phone 3。

 

整體表現(xiàn)排名:Android Phone 3 > iPhone 6 > Android Phone 2 > Android Phone 1

 

2. A/D – THD+n Amp. vs Frequency

測試目的: 在全頻的范圍中,檢查輸入失真的程度。

建議標準值:在100Hz- 20KHz中,其值須≦-65dB

從我們的測試結(jié)果可以發(fā)現(xiàn),iPhone6 除了在低頻有一點小噪聲,其他頻率范圍皆有小于-80dB的失真率,表現(xiàn)不錯。Android Phone 1 和Android Phone 2 失真表現(xiàn)差不多,但Android Phone 1在低頻部份表現(xiàn)較好,這二者看起來皆是只注重中頻部份的質(zhì)量。Android Phone 3則介于-70至-75dB之間。

 

2

 

列印列印

 

整體表現(xiàn)排名: iPhone 6 > Android Phone 3 > Android Phone 1 > Android Phone 2

 

3. A/D – Dynamic Range

測試目的在1KHz的頻率點上,測量最大錄音電平和噪訊之間的距離。

建議參考值>= 70 dB,距離越大越好。

iPhone6 和Android Phone 3有80dB以上的表現(xiàn),Android Phone 1表現(xiàn)則和Android Phone 2表現(xiàn)接近。

 

列印

 

整體表現(xiàn)排名:Android Phone 3 > iPhone 6 > Android Phone 1 > Android Phone 2

 

4. Frequency Response

測試目的在全頻范圍內(nèi),檢查錄音對原始訊號的衰減程度曲線。

建議標準值低頻部份 (200Hz),不要衰減超過3dB。高頻部份 (8KHz),不要衰減超過1dB。

頻率范圍一般來說越寬越好,但各廠商的要求不同,有可能一開始就假設目標為提供語音(人聲)錄制的功能,所以頻率范圍較窄,僅局限在中頻部份。

 

4

 

iPhone 6低頻從160Hz開始衰減超過3dB,高頻可到18KHz衰減才會超過1dB。

Android Phone 1在全頻的表現(xiàn)能力也超越其他機種,但在5KHz部份有不正常波動(如下圖)。

 

列印

 

Android Phone 2及Android Phone 3 頻率范圍較窄,較適合語音錄制。

 

列印

 

整體表現(xiàn)排名:iPhone 6 > Android Phone 1 > Android Phone 2 > Android Phone 3

 

5. MIC- Full Scale Input Level and SNR

測試儀器:

-Audition 1.5 Audio Edition Software

-Larson Davis CAL200 Standard Audio Source

-聲音紀錄應用程序WinMob 1.81803.0 Apps

 

測試環(huán)境及流程:

首先將94dBspl的標準聲壓透過手機內(nèi)建麥克風錄制下來,最后再透過Adobe Audition這套軟件分析其錄音電平。

 

Input Test Setup

 

透過錄制一段標準音源然后檢查其錄音電平大小的方式,可以比較出每一支手機其內(nèi)建麥克風的靈敏度好壞。然后再利用錄下背景噪聲和標準音源做比較,此方法可推算出其訊噪比的數(shù)據(jù)。

從結(jié)果得知,雖然Android Phone 2錄下的電平較高,但相對背景噪音也較iPhone6來的高,以常見錄音電位為-20dBV來看,似乎iPhone6的設置較為理想。Android Phone 1和Android Phone 3錄音電平較低,可能有較小聲的疑慮。最后將每支受測手機的無聲錄音數(shù)據(jù)拿來分析后,得出Android Phone 2及iPhone6二款手機的內(nèi)建麥克風訊噪比較佳。

 

MIC Test

 

Microphone整體表現(xiàn)排名:iPhone 6 > Android Phone 2 > Android Phone 3 > Android Phone 1

 

結(jié)語

綜觀手機音效輸入的評比(如下圖),可看到iPhone6在各項音效輸入測試的表現(xiàn)突出 (總分數(shù)越低,代表質(zhì)量越好)。Android Phone 3及Android Phone 2的表現(xiàn)平平,兩者差距不大。Android Phone 1除了在頻率響應中的表現(xiàn)超過其他機種之外,其他各項皆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我們在上一篇音質(zhì)測試文章曾提到,音質(zhì)好壞是非常主觀的,百佳泰藉由這次以儀器測量的報告,提供給讀者一個數(shù)據(jù)的質(zhì)量評比。

 

列印

 

音訊傳輸有很多種形式,百佳泰在音質(zhì)相關的量測經(jīng)驗豐富,在音質(zhì)輸入及輸出這塊,不僅是前述提到的手機,大部分的產(chǎn)品,如計算機、電視、機頂盒、智能裝置甚至是零組件等皆可進行測試。百佳泰擁有龐大的產(chǎn)品數(shù)據(jù)庫及專業(yè)技術資源,可提供廠商具競爭力的比較報告。

 

 

相關連結(jié):

智能型手機分析體驗-屏幕(Display)篇

智能型手機分析體驗-相機(Camera)篇

智能型手機分析體驗-音質(zhì)(Audio)篇-上

]]>
CES 2013 系列報導(一):PC大廠帶動簡潔便利的設計風潮 http://wsmcp.cn/ces-2013-%e7%b3%bb%e5%88%97%e6%8a%a5%e5%af%bc%ef%bc%88%e4%b8%80%ef%bc%89%ef%bc%9apc%e5%a4%a7%e5%8e%82%e5%b8%a6%e5%8a%a8%e7%ae%80%e6%b4%81%e4%be%bf%e5%88%a9%e7%9a%84%e8%ae%be%e8%ae%a1%e9%a3%8e%e6%bd%ae/ Sun, 03 Feb 2013 16:00:00 +0000 http://wsmcp.cn/ces-2013-%e7%b3%bb%e5%88%97%e6%8a%a5%e5%af%bc%ef%bc%88%e4%b8%80%ef%bc%89%ef%bc%9apc%e5%a4%a7%e5%8e%82%e5%b8%a6%e5%8a%a8%e7%ae%80%e6%b4%81%e4%be%bf%e5%88%a9%e7%9a%84%e8%ae%be%e8%ae%a1%e9%a3%8e%e6%bd%ae/ 位于拉斯韋加斯為期四天的2013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已于北美時間1月11日下午四點落幕,包含臺灣、香港、中國大陸超過3200家廠商參與這項全世界最大的電子展,展出超過兩萬件新產(chǎn)品。第46屆的CES展因為微軟(Microsoft)的缺席,打破了以往由PC大廠主導的情勢,由高通(Qualcomm)、松下(Panasonic)、三星(Samsung)與Verizon四家大廠揭開序幕。高通總裁Paul Jacobs更在7日會前演講指出,移動時代已成為人類生活重心,移動電子產(chǎn)品將成為未來科技發(fā)展的大勢所趨,顯示出行移動通訊科技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對于消費電子產(chǎn)業(yè)的影響力。

近幾年自從科技大廠蘋果(Apple)推出各種有別于市場傳統(tǒng)設計的產(chǎn)品,其簡潔便利的設計風格影響了民眾對于產(chǎn)品的選擇喜好,而這股風潮也吹到了今年2013年的CES會展上。在今年的展覽中,從各式各樣的個人電腦(PC)相關產(chǎn)品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共同的PC產(chǎn)業(yè)趨勢─「簡潔」的設計風格興起。

同時,微軟新上市的Windows 8操作系統(tǒng)為PC產(chǎn)業(yè)的簡潔設計更能增添助力,其Windows 8操作系統(tǒng)除了原有的PC領域外,更加入了平板電腦、平板與筆記本電腦混合式產(chǎn)品,以及還有一體成型計算機(All-In-One,AIO)的操作系統(tǒng)領域。延續(xù)著Windows 8的發(fā)展,幾乎所有計算機、平板、顯示器新產(chǎn)品都走向觸控應用。而PC廠商能夠藉由新式零件、云端運算(Cloud Computing)和更進步的軟件功能,設計出更加簡潔便利的產(chǎn)品。

Simple Is More─簡而不減的設計

此外像是AMD、英特爾(Intel)以及NVIDIA等業(yè)者也紛紛推出了新的繪圖芯片和中央處理器,改善PC產(chǎn)品的效能以及耗電量,讓廠商能夠在提升產(chǎn)品質(zhì)量同時,設計出更人性化、更貼近用戶使用習慣的產(chǎn)品。

以下介紹四種對于此次「簡潔」設計風格具代表性的產(chǎn)品:

1

圖片來源:Laptop Magazine

(一)英特爾在今年的會展中,正式宣布將推出第四代Core i系列處理器,也就是所謂的Haswell平臺,不過具體推出時程與細節(jié)并未公布,但英特爾標榜電池續(xù)航力最多能達到九小時左右的連續(xù)使用時間。英特爾官方也公布「North Cape」的Ultrabook參考設計(圖一),據(jù)了解「North Cape」版本的Ultrabook將會使用第四代Core i系列處理器,采用可拆開分離使用的13吋觸控屏幕機身,且機身最薄處僅為10mm,搭載Windows 8操作系統(tǒng),是一筆記本電腦結(jié)合平板電腦的設計。

(二)NVIDIA也推出了新的GeForce Experience設計;此一產(chǎn)品是基于云端技術所設計的,透過云端針對不同計算機硬件來調(diào)整游戲設定,優(yōu)化其繪圖功能,減少游戲玩家復雜設定的困擾,達到較佳的游戲體驗。

2

圖片來源:techbang

(三)聯(lián)想(Lenovo)也在本次會展上展出全新的產(chǎn)品,屏幕大小為27吋的臺式機,名為IdeaCentre Horizon Table PC(圖二),支持10點觸控,乍看之下是款一體成型計算機(AIO),但此款臺式機可讓一般民眾完全平放在桌面使用,變成一款大尺寸的平板電腦操作模式,并支持兩人同時使用觸控屏幕,可以玩起面對面互動性游戲,不管是在工作或娛樂上,都能有新的應用,讓科技緊密連結(jié)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系。預計會搭載Intel Core i7處理器,配上 NVIDIA GeForce GT620M 1GB獨立顯示芯片;內(nèi)存最大支持至8GB,硬盤最大至1TB。

3

圖片來源:engadget

(四)同時,松下(Panasonic)也在 CES展上發(fā)表了多款平板電腦,最吸睛的莫過于4K分辨率的20吋Tablet(圖三)。松下的4K Tablet是將主要應用在電視、高畫質(zhì)屏幕上的4K分辨率,直接移植到20吋的平板上,讓大尺寸平板同時還有擁有高畫質(zhì)分辨率,享有Full HD電視2倍以上的3840×2560分辨率。此款平板電腦結(jié)合觸控和高畫質(zhì)顯示的優(yōu)勢,對于商務人士不管是在工作、會議上,都能提供協(xié)助。預計今年下半年上市,并搭載Intel Core i5-342U 1.8GHz處理器,配上NVIDIA GeForce系列獨立顯示適配器,采用128GB固態(tài)硬盤,內(nèi)存最大則可擴充至16GB。特別的是,有別于以往,此款平板是利用隨附的觸控筆內(nèi)建小型攝影機來定位面板上的定位薄膜,取代傳統(tǒng)電容或磁感應的定位方式。

綜觀而言,2013年CES展已不再局限于過去由PC大廠所主導的情勢,隨著智能型手持裝置、家電、娛樂及汽車電子…等許多創(chuàng)新產(chǎn)品的問世,似乎在預告著2013年PC不再是主流的消費性電子產(chǎn)品。況且今年CES展出的PC產(chǎn)品大都不是首度登場,真正的新產(chǎn)品并不多,也未有突破性產(chǎn)品出現(xiàn),因為Windows 8操作系統(tǒng)才剛于去年底發(fā)表,還不到一個季的時間,同時英特爾、高通、AMD等芯片廠也才剛推出新產(chǎn)品。此外PC市場成長趨緩,因此許多PC大廠將更多資源投入在開發(fā)平板電腦與智能型手機等行動裝置上,造成主要戰(zhàn)場也從CES轉(zhuǎn)移到2月底即將登場的巴賽隆那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Mobile World Congress)。

雖然此次CES展上的PC大廠大都以「簡潔單純」為設計宗旨,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也力求甩開對方的菜單現(xiàn),不同的功能設計能夠展現(xiàn)出不同的創(chuàng)意,許多廠商也從用戶經(jīng)驗的角度設計產(chǎn)品,期待產(chǎn)品能夠更符合用戶的設計。然而,因為市面上的產(chǎn)品都有各自不同的設計與系統(tǒng)接口,技術、規(guī)格也都大不相同,因此容易導致產(chǎn)品與其他不同軟硬件在整合上或是和其他廠牌的周邊商品有著兼容性的問題風險在。因此第三方測試實驗室─百佳泰能針對上述的問題能夠提供全面性的測試環(huán)境,包含Windows 8認證、觸摸屏偵錯,同時也能提供Wi-Fi、USB 3.0、SSD及藍牙?的專業(yè)測試解決方案及技術支持與咨詢,讓客戶從產(chǎn)品的開發(fā)前期至產(chǎn)品上架后,都能確認產(chǎn)品質(zhì)量,以臻完美。

]]>
Mobile Application的使用性分析與接口評估報告(二) 當智能型手機與音樂類型Application的完美結(jié)合 http://wsmcp.cn/mobile-application%e7%9a%84%e4%bd%bf%e7%94%a8%e6%80%a7%e5%88%86%e6%9e%90%e4%b8%8e%e6%8e%a5%e5%8f%a3%e8%af%84%e4%bc%b0%e6%8a%a5%e5%91%8a%ef%bc%88%e4%ba%8c%ef%bc%89-%e5%bd%93%e6%99%ba%e8%83%bd%e5%9e%8b/ Sun, 23 Sep 2012 16:00:00 +0000 http://wsmcp.cn/mobile-application%e7%9a%84%e4%bd%bf%e7%94%a8%e6%80%a7%e5%88%86%e6%9e%90%e4%b8%8e%e6%8e%a5%e5%8f%a3%e8%af%84%e4%bc%b0%e6%8a%a5%e5%91%8a%ef%bc%88%e4%ba%8c%ef%bc%89-%e5%bd%93%e6%99%ba%e8%83%bd%e5%9e%8b/ 近年來,隨著智能型手機的普及運用與市場興起,行動科技的發(fā)展逐漸地改變?nèi)伺c人之間的傳播型態(tài),從過去的電話或短信溝通朝向更具個人化、實時性以及互動性的使用情境。過去出現(xiàn)在傳統(tǒng)PC上的應用軟件或新開創(chuàng)的mobile application也相繼推出了手機版本,以呼應更大規(guī)模的使用市場、滿足更多元化的使用者需求。然而,迥異于傳統(tǒng)PC接口或中大尺寸的平板電腦,許多mobile application開發(fā)商為了將接口設計套用在較小的手持式觸控屏幕上,在接口與功能的編排上就會作出不同的考慮與取舍,也間接衍生出不少的使用性問題。

百佳泰(Allion Labs, Inc.)日前針對mobile application使用性所做的使用者研究報告獲得熱烈回響(請參考「Mobile Application的使用性分析與接口評估報告(一)」」。這次我們特別將使用性測試的輪廓聚焦,除了以觸控接口較小的智能型手機作為測試工具外,并鎖定音樂類型的mobile application為測試標的,目的為讓整個使用性測試的研究不會受到類別效應的影響,進而比較各音樂類型application的優(yōu)劣情形。選擇音樂類型application的原因則是因為音樂的搜尋與播放聆聽為大部分智能型手機使用者的主要訴求之一;根據(jù)市調(diào)機構Neilsen的調(diào)查(圖一),市面上的音樂類型application也占了相當大的使用比例。希望透過單一測試載具與類別標的,我們將更完整地呈現(xiàn)出不同音樂類型mobile application的使用行為、使用情境、滿意程度以及競爭分析;透過使用者的真實感受與回饋,我們不僅僅提供軟件開發(fā)商一個人機接口設計上的參考與反思,也期待更多兼具功能性與使用性的mobile application能完美上市。

依據(jù)本使用性測試的用戶輪廓、用戶目標以及任務分析,我們將根據(jù)以下5項評估指標(表一)來分析用戶的使用性目標:

對于25位受測者的選擇(表二),我們涵蓋了不同性別與年齡。受試者對于Android的使用年資也是我們的觀察點之一。

與前一次的使用性測試方法雷同,我們采用四款音樂類型的mobile application(表三)進行任務操作,并搭配攝影機進行測試和紀錄。首先在正式測試前,我們針對四款mobile application招募專家級使用者與生手級使用者各二位,藉由訪談與前測獲得使用性評估指標(表四)。正式測試時,我們藉由效能測量法、事后回溯法、問卷調(diào)查法以及事后訪談法來紀錄用戶操作mobile application時所花費的時間、完成任務的有效性、用戶對整體mobile application的滿意度以及開放式的評價與建議。正式測試的使用性測試數(shù)據(jù)將會與評估指針作分析比較(表五),進而提供相關使用性的問題偵錯與解決方案等建議。

測試發(fā)現(xiàn)

在「易學性」部分,三個mobile application(Pandora Radio、We7 Free Music、Vevo)的平均值高于criteria,意謂這三個mobile application的易學性較佳,能讓初次使用者快速學習且能輕易完成后續(xù)的相似任務。相反地,Spotify的平均值低于criteria,因此易學性較差。

在「迅速性」部分,四個 mobile application的平均值皆高于criteria,因此整體測試任務的迅速性、運行時間較慢。

在「有效性」部分,只有We7 Free Music的平均值高于criteria,意謂任務的完整達成度較高。其余三個mobile application皆未達criteria標準,意謂在執(zhí)行任務的過程中,任務的完成質(zhì)量不高。

問卷統(tǒng)計結(jié)果

在「使用性」部分,四個mobile application互相比較可發(fā)現(xiàn):

在「滿意度」部分,四個mobile application互相比較可發(fā)現(xiàn):

以下將針對各別mobile application的使用性測試發(fā)現(xiàn)與訪談結(jié)果作統(tǒng)整闡述,并提供后續(xù)相關建議:

深度分析與建議

 1. Pandora Radio 

首先在接口上,Pandora Radio的功能雖然比較單一,但其首頁的設計過于陽春、單調(diào)與簡化,反而讓使用者不知道如何開始操作。另外,Pandora Radio把功能選單隱藏在手機的功能鍵內(nèi),導致于用戶完全不知道功能選單的位置,使用習慣上起初也不會想到選擇手機功能鍵。顯然地,Pandora Radio將許多重要的功能如搜尋、設定等等隱藏在手機功能鍵上,造成用戶的入門門坎提高。根據(jù)我們的觀察,Pandora Radio的首頁接口設計仍存留許多空白位置,建議將明顯且易視的功能選單、圖標或是操作指引完整的展現(xiàn)出來,才能讓用戶一目了然各功能得相對應位置。其次,在搜尋功能中,Artist與Genre的圖示顏色標示不明確,以黑、灰色作為背景顏色過于相近,會讓使用者不知道哪一種顏色代表已選擇,其辨識度和系統(tǒng)回饋程度非常低。

從評估指標發(fā)現(xiàn),Pandora Radio易學性的評估指標為37.65%、實際測試為54.39%,整體而言易學性非常高,但是第一次操作時,會因為找不到功能選單的位置而耗用太多時間。然而,整體application的功能比較單一,所以用戶在接觸幾次任務后,皆能快速的上手。在迅速性上,評估指標為2分31秒,而在實際測試時為3分21秒,接口操作與任務完成大致上花費蠻多時間在尋找application的功能選單,如果不熟悉手機功能鍵這個位置的用戶,將無法進行后續(xù)的任務操作。換言之,功能選單應該一開始就設計在首頁接口上,放置在適當且顯眼的位置,才能讓用戶快速搜尋到所有的功能配置。有效性方面,評估指標為100%、實際測試為87%,完成任務的質(zhì)量不佳,主要還是與隱藏的功能選單有關,多數(shù)使用者需要提示才能找到,進而影響任務完成的質(zhì)量。

整體來說,Pandora Radio專注于串流廣播電臺功能的方向正確,也提供龐大的音樂數(shù)據(jù)庫與信息(建議未來可提供歌詞服務),讓使用者能根據(jù)其所喜好的音樂進行電臺創(chuàng)置并聆聽。附加的排序功能與按贊功能都能讓用戶能擁有專屬的電臺與音樂規(guī)劃,且不需要太多階層的操作步驟就能完成每個任務,功能上的精進非常實用與方便。可惜的是,簡化的用戶接口應該重新編排功能選單,不僅能美化過度單調(diào)的接口外,在分類以及接口編排上也可再作修飾統(tǒng)整,讓整個接口受到妥善、平均的運用。

 2. Spotify 

基本上,因為Spotufy的功能選單標示非常明確,在操作上的選擇與文字說明皆讓用戶能一目了然,輕易明白各功能的效果與使用目的。其次,Spotify的操作整合性強,同樣的任務是可以透過不同的操作步驟來完成,例如長按或選擇圖示兩種方式皆能完成任務,讓擁有不同使用習慣的用戶在功能的操作上都會有一樣的直覺感受??上У牡胤绞牵谒褜ね旮枨蟮呐判?qū)儆谙吕竭x單,分類的字體顏色(Artist、Album、Tracks)較不清楚,歌曲與歌手的字體顏色也太淺、不易辨識。另外,What’s New的接口設計屬于橫式水平排序選單,造成下方存留太多空白位置,我們建議此處可作重新的音樂分類與接口編排,讓用戶能更快速的搜尋到想聽的音樂。

從評估指標發(fā)現(xiàn),Spotify易學性的評估指標為26.46%、實際測試為20.31%,易學性程度不高,意謂用戶通過第一次任務后,并沒有較快速地完成第二次任務。根據(jù)觀察,用戶在兩次任務的操作時間上并無太大差異;相較于其他mobile application的操作,Spotify的完成速度都是比較高的。因此我們建議附加功能的圖標與文字配色可以再作明確顯眼一點,讓使用者能更快速的發(fā)現(xiàn)其所在位置,進而提升易學性。在迅速性上,評估指標為2分42秒,而在實際測試時為3分18秒,接口的操作沒有達到評估指標;大體來說,使用者還是能快速的完成任務,建議將一些功能能直接設計在接口上,例如加星號與分享,將省去使用者往下一層選單找尋功能的時間。有效性方面,評估指標為100%、實際測試為98%,使用者搜尋歌曲時,容易因為字體顏色不顯眼而忽略欲搜尋的歌曲,這部份的字體與分類方式設計得不明確,我們建議可利用區(qū)塊或顏色對比來區(qū)分,才能讓使用者清楚地看到歌手、歌名與分類的相對應位置。

整體而言,因為Spotify的音樂收聽功能強大,目的明確,大部分用戶都能根據(jù)其接口完成任務,并且在后續(xù)的使用性與滿意度評價也都很高。經(jīng)過學習之后也能快速的了解各圖示的意義與操作方式,如果能針對上述的一些小問題作修訂,將使其接口更友善、更完美。

 

 

 3. We7 Free Music 

整體來說,We7 Free Music首頁接口的圖標設計還算完整,所有的功能選項皆完整地放置在接口上;可惜的是,圖標的設計與排列位置并不符合用戶的習慣,例如Edit的位置太角落以至于使用只容易忽視,或刪除歌曲的動作過于繁復,需要先按特定紅點位置,再按回收站才能刪除,這部分建議可簡化操作路徑即可。

從評估指標發(fā)現(xiàn),We7 Free Music易學性的評估指標為28.15%、實際測試為32.52%。整體而言易學性高于評估標準,使用者除了第一次在搜尋分享功能時,因為圖標不直覺而花點時間外,第二次操作皆能快速的完成任務。在迅速性上,評估指標為3分05秒,而在實際測試時為3分53秒,接口操作與完成任務的時間皆高于評估標準。特別在刪除已儲存歌曲時,多數(shù)使用者容易忽略左上角的Edit圖示,需要花一段時間瀏覽才會慢慢發(fā)覺,加上刪除的步驟繁瑣不直覺進而影響其任務完成的時間。有效性方面,評估指標為96.88%、實際測試為97.5%,因為首頁接口的功能圖標大致上都詳細列出,雖然其設計圖標與位置仍有改善空間,但使用者大多能從現(xiàn)有的接口信息來操作,進而提升完成任務的質(zhì)量。

綜觀來看,我們認為We7 Free Music的各個功能都設計的很清楚、易視,直接呈現(xiàn)在首頁接口上,讓用戶能一次瀏覽想要尋找的功能??上У氖?,圖示的設計不夠直覺,必須花一段時間才能了解其意義;此外,功能的位置不顯眼容易造成忽略。因此,我們建議某些操作步驟可以再簡化些,例如長按圖示即可作相關設定或刪除歌曲,不需要透過一層一層的操作來執(zhí)行,反而增加使用者的困擾。

 

 

 4. Vevo 

相較于其他三款mobile application,Vevo不論在使用性或是滿意度上都表現(xiàn)最佳,使用者也愿意持續(xù)使用此mobile application。除了功能上的需求外,我們從測試過程中也可發(fā)現(xiàn),用戶對于Vevo的接口簡潔明了,圖標的形象與位置都互動良好,即使初次使用時會有陌生感,但經(jīng)過一次學習任務后,第二次的任務表現(xiàn)幾乎都快速許多。值得推薦的是,每個功能都有不同的操作方式,讓一些不同使用習慣的使用者都能輕松上手,非常符合用戶易視性、圖示對應性、認知一致性以及潛在預設用途等種種需求。

我們可以從評估指標發(fā)現(xiàn),易學性的評估指標為29.8%、實際測試為48.66%,因此Vevo的易學性相當高。在迅速性上,評估指標為2分12秒,而在實際測試時為3分18秒。未達評估指針的原因可能是某些功能的標示仍不夠顯眼,字型的大小所造成易視性不足,未來建議可將字型或相關圖標用顏色來區(qū)別,讓使用者能更快速完成操作指示。有效性方面,評估指標為100%、實際測試為98.5%。在實際測試時,大部分使用者皆能完整地完成任務,唯一的缺點是播放列表要預先設定好,無法在收聽的過程中同步創(chuàng)建。

整體而言,Vevo提供完整且高畫質(zhì)的影音數(shù)據(jù)庫,功能選單也清楚地呈現(xiàn)在接口上,附加圖片與文字說明,讓用戶能快速搜尋其想要的音樂信息,接口上的功能選單也和手機功能鍵作呼應,以滿足不同使用習慣的使用者。比較可惜的是,首頁太多音樂信息與圖片以下拉式選單呈現(xiàn),有時會影響用戶的視覺搜尋過程,必須不斷的下拉來觀看音樂信息,略顯繁雜,我們建議此處可作進階的分類與排序會更佳。與其他mobile application比較,Vevo大多能滿足用戶在娛樂與信息上的需求,簡潔的接口設計搭配清楚的圖標,即使功能較單一,卻還是能附加其他分享或檢索功能,讓用戶獲得使用性上的滿足,持續(xù)使用的比例大幅提高。

 

 

有鑒于我們的消費性電子產(chǎn)品從傳統(tǒng)PC到筆記本電腦、到平板電腦、到手機此體積較小的裝置,相對地可移植性與移動性就越高,影響使用者的操作情境和生活脈絡也越趨多樣化。Mobile application的價值除了必須能在多樣的脈絡中,靠著本身的技術與功能幫用戶解決用戶需求之外,隨著生活習慣變化的使用性成分越顯重要。Mobile application的開發(fā)商無不透過親身觀察與體驗各種使用者的生活方式,才能創(chuàng)造出符合用戶需求與目的的產(chǎn)品。使用者需要的不只是工具,而是生活中的問題被解決了,不論是溝通、娛樂或是專業(yè)技能上的問題。

因此,透過市面已發(fā)售的mobile application,我們透過「使用者」的角度出發(fā),從訪談、測試以及紀錄來探討人、機互動的過程,不單單從功能性的角度出發(fā),我們著重在使用者的真實使用感受,藉由測試過程中發(fā)掘使用性與接口設計上的問題肇因,進而提出評估與改善建議。在這一次的測試報告中,我們總共選擇了四款音樂類型的mobile application,并透過同款智能型手機來進行完整的使用性測試,從中我們發(fā)覺到許多在使用者與mobile application互動時會產(chǎn)生的問題,進而提出一種接口再設計的參考與建議。換言之,百佳泰率先提出一種發(fā)想,對于任何一款mobile application,不但有專業(yè)技術能測試它的功能性,如網(wǎng)絡聯(lián)機能力、游戲移植協(xié)助以及本地封閉測試外,更提供與使用者密切相關的使用性測試、評估以及競爭分析,讓開發(fā)商與使用者能巨細靡遺地了解各mobile application的使用性問題,啟發(fā)對于mobile application的想象與意識。

]]>
Mobile Application的使用性分析與接口評估報告 http://wsmcp.cn/mobile-application%e7%9a%84%e4%bd%bf%e7%94%a8%e6%80%a7%e5%88%86%e6%9e%90%e4%b8%8e%e6%8e%a5%e5%8f%a3%e8%af%84%e4%bc%b0%e6%8a%a5%e5%91%8a/ Wed, 25 Apr 2012 16:00:00 +0000 http://wsmcp.cn/mobile-application%e7%9a%84%e4%bd%bf%e7%94%a8%e6%80%a7%e5%88%86%e6%9e%90%e4%b8%8e%e6%8e%a5%e5%8f%a3%e8%af%84%e4%bc%b0%e6%8a%a5%e5%91%8a/ 一、測試緣起

根據(jù)知名研究機構Flurry引用流量統(tǒng)計網(wǎng)站comScore與Alexa的數(shù)據(jù)后發(fā)現(xiàn),現(xiàn)今每位用戶平均一天花費81分鐘使用mobile application,較使用網(wǎng)絡的74分鐘高出9%的使用時間。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這不僅是首次出現(xiàn)使用者使用mobile application的時間超越上網(wǎng)時數(shù),更意謂著智能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等行動載具逐漸地搶灘傳統(tǒng)PC與筆記本電腦市場。

自從Apple推出iPhone以來,造成首波mobile application的號角響起;接著,一波又一波的mobile application加值服務與創(chuàng)新應用也直接改變了整體行動市場的商業(yè)模式。至目前為止,根據(jù)Apple所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其App store中的全球下載量已經(jīng)超過250億次,并持續(xù)地在快速成長中;另外Gartner也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2010年全球行動應用程序的產(chǎn)值為52億美元,至2011年將超過151億美元。此種科技行為與生態(tài)的改變除了拜前端技術、軟件或硬件所賜外,數(shù)以萬計的程序開發(fā)者相繼投入mobile application的研發(fā)之列也是一股不能忽視的推力;根據(jù)市調(diào)機構IDC預測,未來mobile application的發(fā)展將會整合云端、行動科技、社會網(wǎng)絡與龐大數(shù)據(jù)分析等技術產(chǎn)生極大的市場規(guī)模與商業(yè)價值。

當全世界都掀起這股mobile application來瘋的過程中,雖然帶動了許多國際品牌的獲利與mobile application開發(fā)商的投注;就長期而言,mobile application的發(fā)展趨勢應該與使用者使用mobile application的行為、情境與態(tài)度有密切關系。換言之,不論mobile application是否需要付費或是具備創(chuàng)新功能,用戶除了關心mobile application的效能表現(xiàn)外,更注重mobile application的使用性(人與接口互動的過程)與簡單易用程度。事實上,人機互動研究已不是個新話題,幾乎所有軟、硬件接口都逐漸采用其設計概念,「使用者」才是設計過程中的主體,藉由了解使用者需求才能夠設計出符合用戶的產(chǎn)品,讓用戶能更方便使用產(chǎn)品的功能、清楚明了接口上的任何指示,讓使用者與設計者之間不再有使用認知上的落差。因此,在行動mobile application如此盛行的時代里,如何利用裝置的功能與接口,讓mobile application與用戶的互動更緊密結(jié)合、更符合其習慣特性,使其更愿意持續(xù)或推薦給他人使用,提高對mobile application的忠誠度與黏著度,進而帶動更多潛在的商業(yè)模式。

 

二、測試目的

為因應現(xiàn)今行動mobile application的流行風潮,我們特別鎖定幾款與使用者生活有密切關連的mobile application主題,包括音樂、攝影、交通信息與工具應用等,透過使用性的訪談與測試來了解該mobile application的接口設計是否能提供用戶得到信息功能和娛樂功能上的滿足。另外,易用性程度是否足以讓使用者輕松操作而得到樂趣,擬真程度是否具備足夠吸引力,在使用過程中是否會造成使用者困擾和失誤,進而提出接口再設計的可能性和建議。因此,基于上述背景與動機,藉由目前市占率頗高的幾款mobile application來當作測試標的,本使用性測試旨在進行使用者的mobile application使用性測試與問卷調(diào)查,其測試目的包括用戶目標與使用性目標二項,說明如下:

(一)用戶目標:

檢測用戶能否利用mobile application提供的接口與功能來達成使用mobile application并完成任務。

(二)使用性目標:

依據(jù)本使用性測試的用戶輪廓、用戶目標及任務分析,依照以下五項評估指針分析用戶使用性目標:

 

 

三、測試mobile application檔案

 

四、測試方法

為了達成上述的研究目的,本使用性測試采用四款mobile application進行任務操作,并搭配攝影機進行測試和紀錄。首先在正式測試前,我們針對四款mobile application招募專家級使用者與生手級使用者各二位,藉由訪談與前測獲得使用性評估指標。正式測試時,我們將藉由效能測量法、事后回溯法、問卷調(diào)查法以及事后訪談法來紀錄用戶操作mobile application時所花費的時間、完成任務的有效性、用戶對整體mobile application的滿意度以及開放式的評價與建議。正式測試的使用性測試數(shù)據(jù)將會與評估指針作分析比較,進而提供相關使用性的問題偵錯與解決方案等建議。

 

五、評估指標

(一)指標依據(jù) 

依據(jù)用戶輪廓、使用性目標及測試任務,本次測試設定三項評估指標,分別代表易學性、迅速性與有效性﹔二項問卷調(diào)查,分別為系統(tǒng)易用性與滿意度量表。

1. 易學性 (Learnability)

透過重復執(zhí)行同樣步驟的工作所需的時間,套用評估公式計算。

2. 迅速性 (Efficiency)

根據(jù)完成所有任務的總時間來評估任務達成的迅速性。

3. 有效性 (Effectiveness)

根據(jù)任務表現(xiàn)定義成功、部分成功或失敗,套用評估公式計算。

(二)指針數(shù)據(jù)來源 

共招募二位專家級使用者與二位生手級使用者,對本研究的四個mobile application進行測試。結(jié)果如下:

 

 

六、受測者檔案

 

 

 

七、測試結(jié)果

(一)使用性測試結(jié)果 

正式測試結(jié)果,25名受測者的使用性測試平均數(shù)據(jù)如下:

 

(二)測試發(fā)現(xiàn) 

在易學性部分,兩個mobile application(SoundHound、Dropbox)的平均值高于評估指標,意謂這兩個mobile application的易學性較佳。相反地,其余兩個mobile application(Camera 360、臺鐵高鐵時刻表)的平均值低于評估指標,因此易學性較差。

在迅速性部分,兩個mobile application(Camera 360、Dropbox)的平均值低于評估指標,意謂這兩個mobile application的迅速性,也就是運行時間較快。相反地,其余兩個mobile application(SoundHound、臺鐵高鐵時刻表)的平均值高于評估指標,因此迅速性、運行時間較慢。

在有效性部分,只有Camera 360的平均值高于評估指針,意謂任務的完整達成度較高。其余三個皆未達評估指標標準,意謂在執(zhí)行任務的過程中,任務的完成質(zhì)量不高。

(三)問卷統(tǒng)計結(jié)果 

在使用性部分,四個mobile mobile application互相比較可發(fā)現(xiàn):

SoundHound>Dropbox>Camera 360>臺鐵高鐵時刻表

在滿意度部分,四個mobile mobile application互相比較可發(fā)現(xiàn):

SoundHound>Dropbox>Camera 360>臺鐵高鐵時刻表

 

以下將針對各別mobile application的使用性測試發(fā)現(xiàn)與訪談結(jié)果作統(tǒng)整闡述,并提供后續(xù)相關建議:

1. SoundHound

相較于其他三款mobile application,SoundHound不論在使用性或是滿意度上都表現(xiàn)最佳,使用者也愿意持續(xù)使用此mobile application。除了功能上的需求外,我們從測試過程中也可發(fā)現(xiàn),用戶對于SoundHound的接口簡潔明了,圖標的形象與位置都互動良好,即使初次使用時會有陌生感,但經(jīng)過一次學習任務后,第二次的任務表現(xiàn)幾乎都快速許多。

我們可以從評估指標發(fā)現(xiàn),易學性的評估指標為42.4%、實際測試為

51.17%,因此SoundHound的易學性高于前測評估指標。在迅速性上,評估指標為2分37秒,而在實際測試時為3分00秒。未達評估指針的原因可能是某些功能的標示仍不夠明確如視聽播放與觀看歌詞功能,未來建議可將此圖標或功能再作明確的設計與提示,讓使用者能更快速完成操作指示。有效性方面,評估指標為100%、實際測試為86%。在前測中,因為專家、生手比率各半,但在實際測試時,大部分使用者皆為生手,不免影響整體任務完成的質(zhì)量,而大多數(shù)用戶較常忽略視聽播放的任務指示,因而造成有效性不足的原因。

整體而言,SoundHound的聽歌辨識功能強大,大多能滿足用戶在娛樂與信息上的需求。簡潔的接口設計搭配清楚的圖標,即使功能單一,卻還是能附加其他分享或歌詞功能,讓用戶獲得使用性上的滿足,持續(xù)使用的比例大幅提高。

2. Camera 360

首先在接口上,Camera 360應提供一些接口指引,建議是小幫手或是明顯的說明文字,多數(shù)用戶對于首頁右方的功能圖標列感到困惑,無法直覺性地了解其代表意義。我們建議Camera 360應設計出更符合用戶心智的隱喻圖示,才能增加易學性、預視性,并且讓使用者可以輕易辨視使用。再者,功能上的缺點如水平儀設計凌亂,接口會轉(zhuǎn)來轉(zhuǎn)去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在測試過程中,我們不斷地觀察到用戶將平板電腦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的動作。

從評估指標發(fā)現(xiàn),Camera 360易學性的評估指標為38.6%、實際測試為

38.45%,整體而言易學性未達評估標準。用戶在第一次任務之后并沒有獲得良好的接口熟悉感,需要花費時間來完成第二次任務。尤其是在轉(zhuǎn)換照片特效的過程中,因為圖示不夠直覺,讓使用者以為必須到相簿來進行特效轉(zhuǎn)換。我們建議除了在拍攝完的同時能進行轉(zhuǎn)換外,在相簿中也同時能進行轉(zhuǎn)換;如此一來,才能更符合使用者的習慣。在迅速性上,評估指標為3分07秒,而在實際測試時為2分49秒,接口操作與任務完成大體而言算快速,比較花費時間的地方為返回首頁的部分,這意謂著返回首頁的圖示設計不明確,我們發(fā)現(xiàn)到許多使用者都是以注銷mobile application之后再重新登入回到首頁。有效性方面,評估指標為91.67%、實際測試為93.33%,完成任務的質(zhì)量大致上還不錯,可能與照相軟件的功能比較單一有關。

整體來說,Camera 360在特效功能的表現(xiàn)幾乎都能滿足使用者的娛樂需求,也對其特效表現(xiàn)表示滿意。然而,在分類以及接口編排上可以再作修飾統(tǒng)整,讓使用者更能一目了然其操作步驟。尤其,照相軟件的使用族群與競爭市場都比較廣泛,一套好的mobile application需要將其功能圖標設計的更直覺化一點,才能讓使用者不必經(jīng)過反復學習就能輕易上手。

3. 臺鐵高鐵時刻表

整體來說,臺鐵高鐵時刻表在所有使用性測試與滿意度的表現(xiàn)度都最差,除了首頁的臺鐵、高鐵和轉(zhuǎn)乘信息的圖標清楚外,剩下的操作與接口都讓用戶感到困惑。從測試的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轉(zhuǎn)乘信息的呈現(xiàn)并不明確,導致使用者必須花許多時間來學習閱讀信息列表,甚至被其他功能所誤導,例如在任務一中要查詢高鐵轉(zhuǎn)乘臺鐵時,使用者花費許多時間在閱讀時刻表結(jié)果。另外,部分功能的名稱會讓用戶誤會其意義,例如要找臺鐵訂位系統(tǒng)時,會持續(xù)搜尋臺鐵時刻表而導致無法完成訂位任務。

從評估指標發(fā)現(xiàn),臺鐵高鐵時刻表易學性的評估指標為42.94%、實際測試為41.36%。整體而言易學性不高,使用者主要花費時間在閱讀轉(zhuǎn)乘信息,列表的呈現(xiàn)過于雜亂讓人無法一目了然,不知道到底該搭哪班車才能到達轉(zhuǎn)乘站,進而轉(zhuǎn)車。呈現(xiàn)信息的設計初衷其實很好,卻忽略了整體信息的呈現(xiàn)方式,我們建議可以將列表的信息重新編排,利用顏色、區(qū)塊來標示起、迄時間與位置,不要只是單純的把數(shù)據(jù)表格化。在迅速性上,評估指標為7分19秒,而在實際測試時為7分29秒,接口操作與任務的時間遠遠高于其他mobile application的迅速性。特別在搜尋訂位系統(tǒng)時,幾乎九成的用戶放棄搜尋以至于任務失敗,主要原因為訂票系統(tǒng)的設計位置隱藏在平板電腦的功能選單內(nèi),而不是明顯地呈現(xiàn)在mobile application接口上。這是一個很致命的設計漏洞,使用者不斷在搜尋臺鐵班次的接口上瀏覽,不會去想到利用平板電腦的功能鍵;因此,這里的設計大大地誤導使用者,不但不直覺外,更讓使用者浪費許多時間在搜尋瀏覽上。有效性方面,評估指標為75%、實際測試為68%,因為查詢轉(zhuǎn)乘信息與訂票系統(tǒng)的關系,整體完成任務的質(zhì)量不佳,外加接口的水平儀缺點讓屏幕不斷地翻轉(zhuǎn),造成使用者的不便,進而影響完成任務的速度與質(zhì)量。

綜觀來看,我們認為臺鐵高鐵時刻表的首頁接口其實很清楚、易視,直接呈現(xiàn)高鐵、臺鐵以及捷運的圖示,讓用戶能直覺地選擇其想要查詢的交通信息??上У氖?,接下來的操作接口設計上不夠直覺,因此在執(zhí)行任務的過程中,有許多小細節(jié)如窗口、頁面、表格等都有再調(diào)整與改善的空間。另一方面,臺鐵高鐵時刻表實際上具備許多交通信息的功能,但主控端的server常常不穩(wěn)定,導致效能表現(xiàn)不流暢,并且有許多小bug如文字錯誤與當機都是需要往后持續(xù)修正的地方。

4. Dropbox

基本上,因為Dropbox的功能單一清楚,在操作上的選擇并不多,使用者都能輕易明了各功能的效果與其使用目的。另外,Dropbox考慮到不同的使用習慣,接口的功能列表同時設計在許多不同的位置,讓擁有不同使用習慣的用戶在功能的操作上都會有一樣的直覺感受。值得推薦的是,每個功能都有其相對應的隱喻圖標,讓一些潛在功能獲得露出的機會,才能符合用戶易視性、圖示對應性、認知一致性以及潛在預設用途等種種需求。

從評估指標發(fā)現(xiàn),Dropbox易學性的評估指標為15.98%、實際測試為38.32%,易學性程度很高,意謂用戶通過第一次任務后,皆能輕松完成第二次任務。唯一比較大的缺點是上傳檔案的區(qū)塊位置設計的太下面且不明顯;在搭配平板電腦使用時,多數(shù)用戶容易忽略其所在位置。另外,檔案與檔案間的移動比較不像一般電腦的上一頁、下一頁使用模式,在接口上往返的過程容易讓使用者感到困惑。在迅速性上,評估指標為4分03秒,而在實際測試時為3分00秒,接口的操作非常迅速;大體來說,使用者都能快速的完成任務,沒有遇到太多問題。有效性方面,評估指標為93.75%、實際測試為91.5%,用戶在上傳圖片時,容易忽略可以選擇指定檔案夾,這部份的選擇檔案夾區(qū)塊作得不明顯,因此我們建議可以將整體上傳的功能設計排版的更清楚,利用區(qū)塊大小或顏色來區(qū)分,才能讓使用者清楚地看到每個功能的對應位置。

整體而言,因為Dropbox的功能單一,目地明確,大部分用戶都能根據(jù)其接口完成任務,并且在后續(xù)的使用性與滿意度評價也都很高。經(jīng)過學習之后也能快速的了解各圖示的意義與操作方式,如果能針對上述的一些小問題作修訂,將使其接口更友善,更完美。

 

八、總結(jié)

隨著行動裝置與mobile application的普及與盛行,mobile application已在現(xiàn)實世界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透過各式各樣的mobile application,人們除了可以進行mobile application的商品購買與視聽分享外,亦可進行相關知識的信息搜尋與交流。因此,如何設計mobile application的接口以符合用戶的需求,成為當代mobile application設計領域或開發(fā)商不得不面對的重要議題。

有鑒于mobile application逐漸在人類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測試嘗試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fā),分別從訪談、測試以及紀錄來探討人、機互動的過程,不單單從功能性的角度出發(fā),我們著重在使用者的真實使用感受,藉由測試過程中發(fā)掘使用性與接口設計上的問題肇因,進而提出評估與改善建議。值得注意的是,不論mobile application設計者或開發(fā)商時常在設計一款mobile application時;在成本與時間因素的考慮下,往往只關注在功能性的效能表現(xiàn)上而忽略最基本的人、機互動過程。這造成了產(chǎn)品的設計概念無法納入使用者的真實感受、需求以及回饋;非常可惜的是,我們到目前為止仍看到許多立意良好并具有創(chuàng)新競爭規(guī)模的mobile application,因為其使用性不佳而埋沒在茫茫的mobile application大海。為了杜絕此類mobile application使用性問題的衍生與蔓延,我們特別在此進行mobile application的使用性測試報告,目的不僅在功能性上的提出問題的偵錯,更針對使用性問題親自接觸使用者,藉由臨場、真實的使用行為來了解使用者的操作回饋,以發(fā)掘mobile application設計者或開發(fā)商容易忽視的盲點。

簡言之,使用性研究以易用性(easy to use)與易學性(easy to learn)為主,特別重視接口的設計對其使用性的影響,并根據(jù)評估指標與問卷結(jié)果來對mobile application作評估與改善建議。在此份測試報告中,我們總共選擇了四款mobile application來進行完整的使用性測試,根據(jù)事前的訪談、用戶輪廓的描述、任務設計、評估標準以及招募受試者來進行正式的測試,從中我們發(fā)覺到許多在使用者與mobile application間互動時會產(chǎn)生的問題。了解這些問題才能更深入用戶的使用模式與習慣,讓mobile application設計者或開發(fā)商容易忽視的使用性問題一一浮現(xiàn),進而提出改善與升級上的建議。未來,針對任何一款mobile application,我們不但能測試它的功能性,如網(wǎng)絡聯(lián)機能力、游戲移植協(xié)助以及在地封閉測試外,更提供與使用者密切相關的使用性測試、評估以及競爭分析,進而讓用戶享受到功能性和使用性兼具的完美m(xù)obile application。

 
 
]]>